本文接續〈什麼是校園招募?為什麼校園徵才是人才永續關鍵?〉,很多人聽到招募,便直覺想到舉辦徵才博覽會就好,但實質上這那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今天,想實際分享校園招募你要知道的6大策略。
6 種有效的校園招募策略
在構建校園招募流程時,你可以考慮這六種策略來構建有效的計劃和存在。
校園招募策略一:優先考慮你的重點校園
台灣就有將近兩百間大學,每所大學都需要大量資源。決定你想要關注的大學。我們可以查看當前員工所在的最常見畢業院校、考慮您的辦公室與校園的物理距離或通過定位在您想要招募的項目中排名靠前的大學來確定這一點。在地化會是很重要的考量點,許多畢業生會傾向在畢業學校,離家近的地點就職。
校園招募策略二:與大學的職涯中心服務聯繫起來
在決定從哪些大學招募後,請聯繫他們的職涯輔導中心,以了解更多關於他們的校園提供的機會。根據大學的規模,他們可能擁有各自的以學科為中心的學院,這些學院擁有自己的職涯中心,例如專注於大學工程學院或商學院的職涯中心。比如說台大管理學院,就有屬於自己的植牙中心。
請記住,一些大學可能要求公司支付費用才能訪問他們的資源或能夠在校園內招募,但這種情況在台灣比較少見。
校園招募策略三:在大學的官方網站上發布職位
您的目標院校使用什麼跟學生溝通,很多學校有專屬自己的職涯招募頁面,然後將公司相關職缺和活動發佈到他們的網站。這可以透過聯繫業務承辦人員實現,這些訊息都可以在學校官方網站找到。除了目前在學的學生,甚至許多校友都會透過學校的求職專區找查職缺可能。因為刊登在學校的頁面,代表這家企業更傾向使用這所學校的畢業生。
校園招募策略四:制定溝通策略
要開始與學生交流,請制定有關如何联系和吸引更多申請者的策略。考慮為您在校園舉辦的活動使用 RSVP 列表,向職涯輔導辦公室詢問可能感興趣的學生,在招募宣講會上收集履歷,在校園內設立展位並收集感興趣學生的信息。你也可以試著跟一些已經非常有規模的職涯相關NPO合作。比如TYCIA臺灣青年職涯創新協會,就有在協助企業透過Open Day(企業開放日)跟校園論壇接觸學生。
校園招募策略五:舉辦校園活動
不同的大學可能有不同的規則或活動機會,但常見的校園活動包括:
- 校園招募宣講會
- 在科系或者社團的課程講座中演講
- 舉辦有關公司和即將到來的職缺機會的分享會
- 贊助社團活動
- 參與實體徵才博覽會
- 舉辦校園黑客松、商業競賽或服務項目等活動
通過職涯發展中心進行現場面試徵才
為了獲得最大的影響,如果系統允許,請在大學的職業頁面上發布校園活動,並提前與學生溝通以建立意識。還可以考慮通過相關俱樂部做廣告或讓教授在他們的課堂上宣布活動。
儘管也有虛擬活動的機會,但面對面的機會更有效,更受青睞。
校園招募策略六:保持一致
校園招募是時間和勞動密集型的,就是很累人,但它可能是一個非常富有成效的管道。每年只參加一次活動可能不足以讓您真正樹立公司形象和雇主品牌。數以千計的新生在任何一年和一個學期進入一所大學。與職業中心、教師、行政和俱樂部的關係保持一致,以繼續成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未來幾年,當這些現有學生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找新工作時,與學生建立強大的品牌可能至關重要。
除了徵才博覽會,吸引新興人才的其他技巧
Z世代是具有獨特價值觀和興趣的一代。考慮如何吸引這一代人才。
調整您的招募網站。確保您的招募頁面配置為支持您的校園招募工作。
分享與學生們有關的資訊,包括實習資訊。許多 Z 世代學生通過行動裝置申請工作,因此請確保公司招募網站已針對行動設備(手機、平板)進行了優化。甚至可以考慮為大學申請者創建一個單獨的登錄頁面。
除了產品/服務之外,還關注價值觀、道德和社會行動。Z 世代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更重視社會公義與自我實踐。他們期待能在一家擁有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公司工作,他們希望看到這些價值觀在行動中發揮作用。在尋求吸引校園人才時,請考慮透過公司分享有關貴公司的社會倡議和影響、社區參與或志願服務機會的信息。
宣傳超越薪水的完整價值主張。新世代仍然重視薪水,但也對其他事情感興趣,例如公司津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做有趣的工作。
不要空手而歸。公司為活動帶來茶點和/或贈品是很常見的。如果在晚上舉辦信息發布會,請考慮將一些小型公司贈品放在您的展位上或提供食物。
利用公司內部的校友。讓校友參加活動不僅減輕了人力資源的負擔,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體驗。擁有這種共同的聯繫自然會使體驗更加個性化。
想辦法脫穎而出。許多公司已經在校園裡設立了辦事處,因此在吸引學生方面存在競爭。考慮如何從其他公司中脫穎而出!
舉辦徵才博覽會前,3 步驟建立校園招募團隊
許多大中型公司參與校園招募。在專門的校園招募投資方面,有多種選擇,既有從全國各地的大學校園招募的大型團隊,也有在標準招募人員的職位描述中提供支持的工作。
在建立校園招募團隊時,你可以考慮以下 3 步驟:評估預算、設立目標、建立團隊角色。
建立校園招募團隊步驟一:評估預算
首先為您的團隊創建和審查預算。包括差旅費用、大學入學或贊助費、贈品或其他公司品牌物品、在傳單或名片等活動中贈送的品牌宣傳品、食品費用、活動註冊費、桌布和橫幅等品牌裝飾品以及,當然,招募人員的成本。
通過評估成本,您可以決定團隊中有多少人,關注多少所大學,大學地點以及您的團隊可以進行多少旅行。
建立校園招募團隊步驟二:設立目標
確定您的業務需求以及校園招募如何支持業務。根據該交叉點確定目標並建立指標。您的目標可以專注於品牌知名度、填補職位、建立人才庫、建立有意義的聯繫等等。
一些指標可能包括每次僱用成本、參加的活動數量、合格候選人的數量(每個活動、每個大學、每個角色)、人才庫規模、僱用來源、學生聯繫點、社交媒體參與度、收集的簡歷、保留率等等。
建立校園招募團隊步驟三:建立團隊角色
角色可能因校園招募團隊的規模而異。一些需要考慮的角色是:
- 校園招募總監。制定戰略、領導團隊、確定預算和資源分配並跟踪計劃和指標。
- 校園招募人員。參加校園活動、進行面試並最終將學生安排到角色中的個人。校園招募人員是直接向學生傳達品牌的主要人員。
- 校園招募協調員。個人幫助安排活動和採訪,協調公司的抵押品和贓物訂單,並找出其他後勤工作,以幫助團隊順利進行。
- 雇主品牌專家。專注於吸引合適人才的個人。他們的角色可以包括創建抵押品、管理溝通策略和傳達雇主的價值主張。
識別並讓表現出色的校友參與計劃,從目前為貴公司工作的重點大學中找出表現出色的校友。讓他們參與招募會、信息發布會和其他活動,為您的校園招募工作提供個人風格。
你也想要透過進入校園建立新世代人才庫,擴張個人品牌嗎?文策智庫執行長何則文擁有多年的校園經營經驗,曾在中國大陸地區負責每年上千人的校園招募業務。同時擔任台大、政大、交大等多所頂尖大學課程與社團的業師。如果您有相關需求,歡迎你聯繫我們,我們竭誠為您提供協助。
延伸可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