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幫許多年輕朋友做職涯輔導與諮詢過程中,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老師,我其實很想做什麼,但又害怕自己會失敗,該怎麼辦呢?」
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遇到的情境,為什麼我們會對未知感到恐懼?為什麼會害怕問題壓垮我們?這其實都是人的大腦機制,恐懼和害怕都是演化進程中要我們「趨吉避凶」的產物,就好像原始人如果看到毒蛇猛獸卻不知道要跑,還去摸人家,自然直接被淘汰了。
到了現代社會,我們要煩惱的不只是如何生存,可能遇到各種情境,比如人際關係、感情、經濟,乃至於職場等議題。這時候人類大腦中原始的「戰或逃」反應設定,反而變成我們的束縛,甚至衍生出許多心理健康問題。
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面對問題,如果只是停在問題本身,就只會有焦慮和害怕,最後讓問題吞噬了你。我們需要的是冷靜一下,開始「解題」。就像學生時代面對數學題目,可能當下難倒你,但與其慌張的不得了,不如試著抽絲剝繭,找到可能的解方。
方法總比困難多
這是千真萬確的,每一個問題都可能有無數種解法,就如我們小學都學過的畢氏定理就有上百種方法可以證明。但要如何讓自己覺察情緒,把目光聚焦到找到解方,而非問題本身呢?
最近看了一本美國著名績效教練塞爾克博士的新書《正向專注力》,收穫良多,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看法。賽爾克教練曾經帶紅雀隊贏得兩次世界大賽冠軍。他們提出的「解方導向專注力」(RSF),可以說就是我們面對恐懼跟焦慮時最好的實證解方。
應用RSF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當你開始感到焦慮時,你要先學會「辨識」這些湧現的負面情緒,他讓你知道你正面臨問題,因而造成自己的害怕擔憂。這時候要先抽離自我,開始思考幾個問題,為什麼我會害怕?我恐懼的未知到底是什麼?我最害怕的情況發生會怎樣?
接著,我們要立刻取代這樣負面訊息,把原本負面和封閉的思考框架打破,你可能會想著:
「疫情造成公司營運不穩,我可能減薪或被裁員,家庭會不會陷入困境?」
這就是一個問題導向的思考方式,只專注在問題上。我們要把他轉化為正向積極且開放的思維,所以取代這個想法的新思考應該是:
「我如何才能以加強自己專業能力,創造多元收入,讓自己在疫情時代不害怕受到衝擊?」
這時候你的想法就會改變,開始專注尋找解決方案,動手找方法,起身找方向。這樣的思維模式不是一蹴可幾的,我們要不斷的訓練,就像練肌肉一樣,讓他最終能變成我們的反射行為。如此一來,擔憂害怕就不會不斷襲來,讓自己停滯不前,而是啟動「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正向技能。
轉化思維拆解任務
而鍛鍊這樣肌肉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學會換個角度思考。不只是看「問題」的現狀,更多的是思考怎樣「突破」,專注在突破的可能性上。比如說,我們或許都有想過「要早起」,讓自己透過早起多出來的時間提高生產力。塞爾克也輔導過一個經理人,將早起設為目標,但幾次下來,他都沒達成。
因為他總是說:「我實在不是一個早起的人,這對我來說太難了。」當我們下意識這樣思考,給自己找理由跟藉口時,會強化問題的現狀,因而躊躇不前。如果轉化用RSF的思維,那就會從「我是個起步來的人」變成「我是個正在學習如何成為早起的人」。這樣新的思考模式就有了方向性,每次想到的時候,思維就會有一些轉動。
而在設定目標上,我們也要學會把問題拆解成小部分。你或許會想要設定一個「兩個月減重5公斤」的計畫,但相較要你去健身房運動,吃下垃圾食物的快感更直接。所以比起只設定「成果目標」,我們也要設定「歷程目標」,也就是拆解這個目標到每天作的內容。那對於你來說,或許「每天運動30分鐘」,會是好的歷程目標。這樣子,你就能因為達成小目標而感到充實。
同樣的,我們許多人都樂意學習,也期待成長。很多道理課堂有、書中有,但是
「知道什麼並不會為你的人生帶來改變,採取行動才會。」
有時候我們面臨的問題可能是長期性或者結構性的,比如財務狀況或者家庭關係。這些可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們可以思考的方向是「我可以做些什麼改善這些情況?」並且想想有沒有什麼是你「立刻可以做的小事情」。
改變思維人生就轉彎
我們都知道「選擇比努力重要」,以開車為例,選擇就好像是方向盤,而努力則是油門。方向盤如果轉錯,你會直接到錯的地方,離目標越來越遠。所以你選擇怎樣的態度和思考方式,才是影響人生的關鍵。
你的選擇會影響你的人生,當我們可以控制想法時,行為就會跟著改變,行為帶來改變,人生的走向也會不同。如果說選擇聚焦在問題,被問題的困難帶來影響,那只是讓壓力賀爾蒙增加,皮質醇給你的是緊張、恐懼跟壓力;相反的,開始思考解方,拆解問題,一步一步帶來改善,這些小成就感會增加大腦血清素,讓你有喜悅跟歡快的感覺,自然更靠近幸福。
這之外,我們也要避免完美主義的壞毛病發作,太多人因為追求完美而苛責自己。但這世界沒有什麼事情可以一步到位的。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妄想,與其追求完美,不如追求「不斷的改善與進步」,與其空想一堆,不如拿出行事曆,把那些可以促成你進步的小改變行動寫進去。哪怕只有改善0.0001,都讓你比之前更接近解答。
人生本來就是起起伏伏,沒有人一生順遂,當遇到問題,我們可以選擇抱怨或者痛苦。但當你還活著,你就要想怎樣跨出下一步。選擇關注於問題的人,等於是把頭扭向後方,看著已經發生的慘劇崩潰,頭向後的人是不可能前進的。所以我們要正視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解決方法。例如,如果你不小心打破碗,比起生氣、埋怨,不如趕緊拿起掃把把碎片掃起來,繼續前進。
盤點你所有擁有的
很多人面對問題,會看那個與理想狀況的巨大鴻溝,又因為自己的不足而痛苦。但其實,你早就擁有完成夢想的一切所需,比起批判自己沒有什麼,不如回首想著自己擁有的一切,那些自己的天賦以及做得好的地方。這些都會是你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可以武裝自己的裝備跟武器。
我們要對未來有個想像,那就是屬於自己的願景,為自己畫定終點,思考你想成為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其實我們所有人面對的問題都不外乎是追求幸福快樂,要達成這個境界,只要知道下面這個公式。
願景+貫徹=快樂
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那就會成為你的北極星,這樣你就會專注於走向屬於你的勝利,而不會被路上的石子拌到腳,就在那邊哀哀叫,裹足不前。給自己鼓勵吧,思考你每一天做得很好的三件事情,不要吝惜給自己讚美。每一步讓你成長步伐,最終都會累積成為更好的自己。